二、《琵琶记》的语言艺术
《琵琶记》的语言,历来受到赞许。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其“独铸伟词”,吴梅的《顾曲麈谈》称其“千古之妙文”。最突出的成就,是能配合人物不同的处境以及两条戏剧线索的开展,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文采和本色兼行。赵五娘一线,语言本色;蔡伯喈一线,辞藻华丽。这表明作者充分注意到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的关系。同时,作为戏剧,《琵琶记》的语言也富于动作性。不少唱词、对白能与角色动作结合,巧用物喻,蕴藏意味深厚的潜台词。例如“琴诉荷池”一出,写蔡伯喈弹错了曲调,牛氏不悦,两人有一段对白:
〈生〉……这弦不中弹。〈贴〉这弦怎地不中?〈生〉当 ...... (共991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