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民族考古学

彝族和纳西族的羊骨卜——再论古代甲骨占卜习俗

分类:民族考古学16419字

西南少数民族之中,迄今仍保存一种以羊肩胛骨占卜的习俗。它对于研究和复原古代骨卜及由此发展而来的龟甲卜,是颇有助益的。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笔者对此问题作过多次调查。本文再对四川凉山彝族和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羊骨卜,作较详细的介绍①; 并以此印证古代甲骨占卜习俗,略加讨论。

一 四川凉山彝族的羊骨卜

彝族分布于川、滇、黔、桂四省,历史上曾普遍流行羊骨卜,现代只在大小凉山、云南北部和东北部、贵州西北部等地还有保存。各地彝族羊骨卜方法差异很大②,本文所述是四川凉山的情况,而且主要以甘洛、美姑两县的材料为例③。

凉山彝族羊骨卜,称为 “约革纪”。过去 ......     (共16419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民族考古学

    从原始记事到文字发明

    人类在文字发明以前,曾使用各种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和交流意见。这些方法可以统称为原始记事方法。原始记事至少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如众所知,欧洲的洞穴画有些场面已具有记录巫术仪式或祈求狩猎成功的

    40478字 125
  • 民族考古学

    从原始计量到度量衡制度的形成

    度量衡制度和文字一样,是所谓 “城市革命” 时期经济飞跃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步入文明的标志之一①。而在此以前,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类早有了长短、大小和轻重的概念,并会应用当时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进行

    28078字 99
  • 民族考古学

    初民时间、空间和数字概念探源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便有了成文历法、广阔的空间观念和复杂的数字概念和计数方法。但这些文化成就却非一次 “突然的” 发明,而是从史前社会中早已拥有的原始计时方法、辨别方位和方向的初步能力和简单的计数方

    20081字 108
  • 民族考古学

    几种原始技术的探索

    骨针如何穿孔人类自旧石器时代晚期 (如中国山顶洞人文化、欧洲梭鲁特文化) 即有穿孔骨针。新石器时代的骨针钻孔者更多。据针孔痕迹可以看出,骨针之孔至少有三种制作方法。一是用尖状器挖成,如山顶洞人骨针;

    8129字 138
  • 民族考古学

    傣族制陶的民族考古学研究

    前 言傣族自来以陶器著称。(明) 《百夷传》 云: “百夷 (傣族先民) ……所用多陶器。” 直至现代,傣族仍保存传统制陶方法,而邻近的其他民族多不会制陶。据我掌握的线索,仅就滇西南傣族而言,截至20

    27406字 34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