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中国近代铁路体制演变

一、铁路干线化及国有化逐步形成

中国铁路早期,多为指定路线借用外债,并雇用外籍人员代为建筑管理,从而受合同之束缚;加之自身尚无统筹规划,所有铁路标准、规范、章程、制度等又有文字障碍(京奉等路用英文,平汉、正太等路用法文,胶济路用德文),因而自办各路修筑设局时,均依路线各设一局。京奉、京汉、津浦、陇海、京绥等大线如此,正太、广九、胶济等较短线路亦各自设局。京奉、京汉、京绥三线交汇于丰台站,三个管理局不得不履行过轨手续而备受多局交叉的掣肘。多路各自为政,一般是采用债权国之制度,窒碍甚多。

中华民国成立后,拟定了铁路国有政策。民国初年,经借外款修建的铁路有京汉、京奉、粤 ......     (共83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