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 > 佛教通史

二、《四十二章经》的版本及其基本内容

分类:佛教通史4095字

在确定《四十二章经》确实是一部早期汉译的佛教经典之后,须对流传于世的《四十二章经》的版本源流及其基本内容作一说明。

汤用彤先生的一个重要研究结论是,《四十二章经》译本有二,且现存的译本已经被改窜,因而才备受怀疑。“现存经本,文辞优美,不似汉译人所能。则疑旧日此经,固有二译。其一汉译,文极朴质,早已亡失。其一吴支谦译,行文优美,因得流传。”[1]根据主要是隋代费长房《历代三宝纪》的记载。长房《录》除著录汉代的译本之外,在三国孙吴支谦名下也著录了《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一卷,第二出,与摩腾译者小异,文义允正,辞句可观,见《别录》 ......     (共4095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佛教通史

    3.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

    一般将佛陀开始弘法至其涅槃之后约百年间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此一时期,佛教主要传播于印度恒河中游一带。在当时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各宗教之间,佛教具有独特的教义及组织。教团由在家信徒与出家教团所构成。在家

    10361字 135
  • 佛教通史

    1.经典结集与部派分裂

    在佛陀涅槃之后的四五百年之中,佛教僧团先后举行了四次结集以确定佛教的圣典。佛陀在世时,直接由佛陀为弟子们释疑、指导、依止等。佛陀入灭后,则有必要将佛陀所说之法共同诵出,一方面为防止佛陀遗教散佚,一方面

    5381字 152
  • 佛教通史

    3.安息和康居佛教

    大月氏西部的国家是安息。中国古代关于安息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大宛传》,其次复见于《汉书·西域传》。《史记·大宛传》说: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

    2811字 51
  • 佛教通史

    2.《般舟三昧经》

    大乘佛教性空理论应用到修行实践上,就是般舟三昧,而支娄迦谶翻译的《般舟三昧经》就是专门叙述这一内容的。这一法门属于大乘禅观,而中国佛教往往也将其当作念佛禅的渊源。据《开元释教录》记载,该经曾经有七个译

    2494字 93
  • 佛教通史

    二、东晋帝王奉佛

    东晋佛教最突出的特点是帝王贵族奉佛成为风尚,以至于现代佛教史家将其称为“贵族佛教”。西晋末年,北方战乱,许多僧人纷纷避乱江南,东晋佛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东晋佛教首先得到了皇室的支持,东晋皇帝

    6504字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