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儒学文化

一壮丽的日出——轴心时代的华夏文明

分类:中国儒学文化503字

儒学,是儒家的学说。儒家产生于先秦,是诸子百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家。《汉书·艺文志》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儒家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为典范,提倡仁义之道,而以孔子为宗师。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所整理的六经,是战国前中国文化的结晶。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儒家思想自从产生以后,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变化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     (共50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儒学文化

    1.生命人格与乐感精神

    春秋时期,大国诸侯为了争霸称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在这些战争中,不但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更重要的是生灵涂炭,人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正所谓“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其惨状是令人不

    4288字 106
  • 中国儒学文化

    2.仁礼学说:生命的理论反思

    多数学者认为,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仁礼学说是孔子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我们认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孔子将其仁礼之学建构成一种生命理论。仁仁是什么?简言之,在孔子思想中,仁就是人心对生命

    5112字 140
  • 中国儒学文化

    1.“仁义礼智根于心”

    孔子转换了“仁”这个古已有之的道德范畴,将它理解为对生命的热爱、珍惜与尊重。孟子完全继承了这一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也说“仁者爱人”(《离娄下》)。与孔子一样,孟

    5315字 28
  • 中国儒学文化

    2.从五经到十三经

    西汉至清的两千年间,经学与经走了一条丰富多彩的道路,反映出传统文化勃勃不息的生命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云:“自汉京以后,垂两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传授,递禀师承,非惟训诂相传,莫

    7260字 36
  • 中国儒学文化

    1.汉初儒学的探索

    汉初统治者们比较注意探讨和吸取秦亡的教训,对新政权的统治政策进行了多次探讨,秦的各项过激措施也陆续得到纠正。在文化领域实行了一些建设性措施,如多次派人“求亡书于天下”,废秦“挟书令”(惠帝四年,即前19

    2941字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