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中国儒学文化

2.仁礼学说:生命的理论反思

分类:中国儒学文化5112字

多数学者认为,仁和礼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仁礼学说是孔子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我们认为,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孔子将其仁礼之学建构成一种生命理论。

仁是什么? 简言之,在孔子思想中,仁就是人心对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

大致地讲,孔子的仁含有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贪生怕死看起来是保护生命,实际上是舍本逐末,是对生命的践踏与侮辱,这是因为生命的本质不在于躯体,而在于生命的精神价值。因此,在必要的时候献上自己的躯体,才是对自我生命的真正珍惜与尊 ......     (共5112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中国儒学文化

    1.生命人格与乐感精神

    春秋时期,大国诸侯为了争霸称雄,发动了一系列战争。在这些战争中,不但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更重要的是生灵涂炭,人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正所谓“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其惨状是令人不

    4288字 105
  • 中国儒学文化

    1.“仁义礼智根于心”

    孔子转换了“仁”这个古已有之的道德范畴,将它理解为对生命的热爱、珍惜与尊重。孟子完全继承了这一思想。“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孟子》也说“仁者爱人”(《离娄下》)。与孔子一样,孟

    5315字 28
  • 中国儒学文化

    2.从五经到十三经

    西汉至清的两千年间,经学与经走了一条丰富多彩的道路,反映出传统文化勃勃不息的生命力。《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总叙》云:“自汉京以后,垂两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其初专门传授,递禀师承,非惟训诂相传,莫

    7260字 36
  • 中国儒学文化

    1.汉初儒学的探索

    汉初统治者们比较注意探讨和吸取秦亡的教训,对新政权的统治政策进行了多次探讨,秦的各项过激措施也陆续得到纠正。在文化领域实行了一些建设性措施,如多次派人“求亡书于天下”,废秦“挟书令”(惠帝四年,即前19

    2941字 28
  • 中国儒学文化

    2.经书复原与博士的设立

    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又不许民间私藏书籍(依秦律“挟书则族”),再加上多年战乱,先秦流传到汉的典籍少而又少。这种状况对文化建设很不利。于是,汉惠帝废除了民间藏书之禁,还鼓励民间献书。经书复出《汉书·艺文志

    1142字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