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词典 > 文艺学新概念

分析美学

分类:文艺学新概念1878字

按照比尔兹利的说法,分析美学是当“那些遵循(语义哲学)这一路线的哲学家,考虑采用它们的研究成果去对待美学问题”时产生的20世纪美学中一个独特的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维特根斯坦、莫里斯·韦兹、肯尼克等。其中维特根斯坦是这种美学思想的始作俑者,其他人则继承、发挥了维特根斯坦的见解。他们的思想特点基本上是以怀疑、否定的态度来看待传统美学的结论和方法,主要观点大致如下:

1.反对美学中的形而上学。分析美学家认为,传统美学探求美的本质、艺术本质之类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从现代逻辑学、语言哲学的角度切入美学,发现诸如“美本质”、“艺术本质”之类只不过 ......     (共1878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文艺学新概念

    艺术魅力的群体发生模式

    在论述文学艺术的魅力问题时提出的一个概念,指艺术魅力的普遍性、永恒性的非个体性内在原理。有的论者认为,同一作品能够对不同欣赏者(包括不同的阶级、民族和时代的欣赏者)都产生魅力,可见艺术魅力不仅具有因人而

    685字 30
  • 文艺学新概念

    控制论方法

    控制论作为一门学科,产生于本世纪40年代。它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神经生理学、无线电通讯、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数理逻辑、计算机技术、统计力学等多种学科相互影响渗透的产物。控制论的主要创始人是美国数学家

    1343字 29
  • 文艺学新概念

    信息论方法

    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它研究存在于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如何提高各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

    986字 31
  • 文艺学新概念

    信息论美学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建立得益于现代信息论。50年代到60年代,人们开始用信息论方法研究美学问题,信息论美学分别在法国和德国发展起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莫尔斯和德国的本泽。前者1958年发表的《

    1312字 37
  • 文艺学新概念

    审美效应

    指文艺鉴赏过程中作品对鉴赏者所产生的审美效果,即文艺作品艺术魅力的本质。在《论文学艺术的魅力》一文中,作者提出,文艺作品自身具有一种审美素质,这种审美素质具体地表现为意趣、情趣、谐趣等多种审美趣味形态,

    751字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