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
以蒲草或芒草等编织而成的鞋履。有粗细之分:粗者一般用于平民百姓,亦称“不借”;制作精细者常用于贵族,质如绫縠,其上多织有花样。《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汉赵岐注:“蹝,草履也。敝喻不惜。”唐王睿《炙毂子录》引《实录》:“单底曰履,重底曰舄。朝祭之服,自始皇二年,遂以蒲为之……西晋永嘉元年,始用黄草为之,宫内妃御皆著之。始有伏鸠头履子……至陈隋间,吴越大行,而模样差多,及唐大历中,进五朵草履子。至建中元年,进百合草履子。至今其样转多差异。”《新唐书·五行志一》:“文宗时,吴、越间织高头草履,纤如绫縠,前代所无。”《 ...... (共35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