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鸡腿菇标准化生产

(四)菌种选择

1.品种选择 选用抗性强、适宜当地气候和原料栽培的品种,避免使用老化、退化菌种,以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抗病性。目前国内鸡腿菇品种繁多,生产者在引进品种时一定要谨慎。如产品用于加工制作罐头,可选用CC123、CC168、CC173;鲜销和干制宜选用矮壮1号。

2.菌种质量标准 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种,收多收少在于种。”菌种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有无收获,同时也关系到收获的多少和产品的质量。衡量菌种质量好坏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种性、活力、纯度。一般选用种性强、活力好、纯度高的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菌种。菌种制作必须符合NY/T 528—2002《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的要 ......     (共287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一)绿色标准化生产的概念

    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也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

    606字 115
  • (二)绿色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1)鸡腿菇绿色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障。因为大部分鸡腿菇栽培都以分散的小规模生产为主,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较少,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意识淡薄,缺乏标准化

    1739字 102
  • (三)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1.营养价值鸡腿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能的健康食品。据测定,每100克鸡腿菇干品中,含蛋白质25.4克(其含量是大米的3倍,小麦的2倍,猪肉的2.5倍,牛肉的1.2

    797字 90
  • (四)产业现状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已开始人工栽培鸡腿菇,我国于80年代开始人工栽培,并将野生驯化成为人工栽培种,近年来种植规模迅猛扩大,已成为我国大宗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山东、河北、福建等省都有大规模栽培。目前已

    263字 91
  • (五)市场前景

    栽培鸡腿菇的原料是工业、农业的废弃物。许多农业和工业生产中的下脚料,如废棉、酒糟、酱渣、甘蔗渣、木糖醛渣、纸浆等都可以利用,原料来源广、价格便宜;栽培场地可因地制宜,生产设备可因陋就简,投资小、见效快。

    584字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