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壮族

第四节 民间文学

分类:壮族1320字

从遥远的布洛陀时代,壮族先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壮族民间文学在内容上涵盖了整个的中国历史,几乎所有的朝代,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古往今来的英雄人物、帝王将相,都给予了评价。从形式上可分为民歌、民间长诗、神话、传说和故事,最突出的特点是腰脚韵和特殊的反复规则,这种格式称为“勒脚歌”,通常八句三节,第一、二、三、四句为第一节,第五、六句加一、二句构成第二节,第七、八句加三、四句构成第三节,押腰脚韵,非常严整。这种复唱既要押韵,又要在内容上做到完整连贯,技巧很高,只有民歌高手才能掌握。

壮乡号称 ......     (共132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节 族称族源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岭南古老的土著民族,其先民至少在10万年前就活跃在祖国华南的大地上,繁衍生息。壮族支系繁多,各有称谓,贵港、武宣、来宾、柳江、融安、象州、鹿寨、河池、南丹等自称“布壮”;

    6524字 132
  • 第二节 人口状况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现在壮族已发展成为拥有1830多万人口的大民族(2009年),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有1686万多人,占广西人口的32.98%②;分布云南

    3547字 132
  • 第三节 历史沿革

    窈窈冥冥,鸿蒙太虚,溯源而上,更早的壮族先民为何,难以详查。大约在距今5万年~10万年的“柳江人”时代,壮族先民进入了原始社会的第三阶段——氏族公社阶段。大约在一万年前的甑皮岩人时代,壮族先民的氏族制度

    12791字 111
  • 第四节 生态资源

    壮族聚居的地区,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其地域属于云贵高原尾部到东南沿海丘陵的过渡地带,溶岩广布,石山丛立,山岭连绵,平原狭小,是世界上范围最广的岩溶地貌分布区。由于裸露的溶岩

    11853字 150
  • 第五节 语言文字

    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至今仍为大多数壮人的主要交际语言。一、壮语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或称“侗台”)语族壮傣语支,与布依语、傣语相近。壮语和古越语有着渊源关

    4636字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