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的式微

分类:杭州评话623字

从1937年杭州沦陷到1945年日军投降,是杭州评话的灾难时期。据陈俊芳、张一鸣等老艺人回忆,当时受战祸影响,民不聊生,但仍有部分艺人留在杭州说书。其中有“活济公”之称的艺人潘锡林曾写好《征东》(即长篇书目《薛仁贵征东》)招贴,准备去湖墅说书,路遇日寇盘查,见他招贴上写着“征东”二字,就端起刺刀朝他猛刺,潘锡林含愤离世。又有说《英烈》、《杨家将》的名家叶鸿声,也在日寇横行时死于乱枪之中。评话艺人们处在日寇统治的恐怖中,不能再集会结社。随着艺人的星散,杭州市评话温古社也告解体。虽然其间杭州评话艺人和原来杭州评词艺人的社团组织“评词普育社”合并 ......     (共623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的新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杭州评话成为曲艺中的一个曲种。艺人被称作演员,他们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文化建设,对积累众多的传统书目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整理工作。1951年3月

    5381字 124
  •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的演出场所

    杭州评话的主要演出场所是茶馆书场。据统计,在民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市区有128家茶馆书场,著名的有“桂花园”、“三雅园”、“望湖楼”、“喜雨台”、“碧霞轩”等,这些书场环境较好,场子较大,可容

    1169字 119
  •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的表演形式

    传统杭州评话的表演多为一人讲演,只说不唱,用杭州方言讲评故事,偶尔有双档表演。在叙事中,可随时插入模拟代言,夹叙夹议,突出故事情节。杭州评话的表演形式(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提供)传统杭州评话演出时,书台上

    210字 132
  •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的模拟形态表演

    曲艺有别于其他舞台艺术的特点,就是其舞台表演形式的独特性。曲艺的表演是凭借“说表”进行表达,但又不是单纯的“说表”叙述,而带有表情、手势、步态等动作性因素的辅助演示与配合。杭州评话出于舞台表演的需要,

    2608字 115
  • 杭州评话

    杭州评话的演出道具及其运用

    早期的杭州评话艺人将书台、说书道具和用物尊称为“八宝”。第一宝:自尊台,即书台。说书负有高台教化的责任,坐上这个书台,首先要尊重自己,不能乱说。第二宝:遮羞布,即书台上的桌围。说书人不能让听客看见自己

    805字 150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