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油茶多糖和茶皂素

参考文献

[169] 王黎明.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茶多糖分离纯化与体外生物活性测试[D].江苏: 江南大学,2006.

[170] 孟利,张兰威.聚酰胺柱层析法去除西藏灵菇胞外多糖发酵液中蛋白质的研究 [C][J] .食品工业科技,2006,28 (10): 186~189.

[171] 顾宇翔,葛宇,印杰,等.聚酰胺吸附-HPLC测定饮料和糖果中的20种水溶性色素[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 (001): 161~164.

[172] 李进伟,丁霄霖.金丝小枣多糖的提取及脱色研究[J] .食品科学,2006,27 (4):150~154.

[173] 陈轶兰,王友茹,马立人.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8,(12):70.

[174] 戴军,朱松,汤坚,等.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杜氏盐 ......     (共44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油茶多糖和茶皂素

    1.1 茶皂素的结构

    我国是世界油茶产量最高,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国家。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我国油茶面积约有4500万亩,油茶籽年产量100万吨左右,每年榨油后剩下的油茶饼粕约有68.39万吨,

    608字 79
  • 油茶多糖和茶皂素

    2.4 大孔树脂纯化茶皂素的研究

    大孔树脂法连续化程度高,容易适应工业化生产,操作简单,成本低,回收率高。本书对大孔树脂静态与动态吸附参数进行了详细研究,为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确定工艺参数。2.4.1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AB-8型大孔吸

    7318字 44
  • 油茶多糖和茶皂素

    2.5 微滤—超滤组合工艺纯化茶皂素的研究

    微滤与超滤法与其他纯化方法相比,具有不使用有机溶剂,操作方便、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生产安全性高的优点,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投资和运行成本,因此具有适于工业化的前景[85]。采用微滤—超滤组合分离纯化茶皂素

    4668字 47
  • 油茶多糖和茶皂素

    3.3 结果及讨论

    3.3.1 膨胀型阻燃剂组成对成炭的影响阻燃剂的成炭作用不仅对燃烧热、火势蔓延、极限氧指数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是保持阻燃剂结构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可以用成炭性能的优劣来考察IFR阻燃性能的优劣。以聚

    4599字 52
  • 油茶多糖和茶皂素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聚磷酸铵 (APP,n>1000),分析纯,浙江游龙戈德化工有限公司; 醇酸树脂清漆 (固含48.26%),工业级,湖南湘江涂料集团; 季戊四醇 (PER),分析纯,天

    2191字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