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药菜两用健康产业

茄子

分类:药菜两用健康产业1434字

(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茄子对温度的要求结果期的适温为25℃~30℃,在17℃以下时生育缓慢,15℃以下时招致落花,低于10℃时新陈代谢失调。高温以不超过35℃为宜。茄子对光照长度及光照强度的要求都较高。在日照长,强度高的条件下,茄子的生育旺盛,花芽质量好,果实产量高,着色佳良。

茄子生长旺盛,结果期长,因而对肥水的要求较高。适于在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栽培。生育盛期需要供水充足,但若田间积水则易引起烂根,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容易感病。茄子吸收肥料的规律与番茄基本相似,不过它以嫩果为产品,以适当增施氮肥为宜。

(二)品种选择及育苗

可选用5号圆茄、1 ......     (共143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药食同源的历史渊源

    人类饮食,一方面为满足自身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又以食疗文化引人瞩目,成为医药文化的源头之一。“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观点,是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文

    1492字 174
  • 食疗理论的形成过程

    中医经典《内经》为食疗提供了理论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里讲的“味”就是食物。《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

    2602字 114
  • 食疗文化的全面发展

    孙思邈的贡献推动了孟诜《食疗本草》成书。据《新唐书·孙思邈传》,“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可见孟诜曾为孙思邈的入室弟子。据嘉格本草说:“《食疗本草》,唐同州刺史孟诜撰。张鼎

    1170字 91
  • 中国古代营养学文献

    在食疗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饮膳正要》。该书著者忽思慧,元代任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相当于《周礼》中的“食医”。他积十余年饮膳经验,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谷肉蔬果等有关补益的内

    1444字 125
  • 蔬菜引种的史料记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民都十分重视蔬菜的栽培选育。据考证,我国蔬菜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六、七千年,关于这一论断,可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考古中发现的白菜(油菜)种子以及奴隶社会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园圃

    2582字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