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药菜两用健康产业

西红柿

分类:药菜两用健康产业2931字

(一)对环境的要求

1.温度

西红柿为喜温性蔬菜。最适温度为20℃~25℃。高于35℃时,易导致落花落果或僵果。幼苗期温度过低,花器易发生生理障碍,形成畸形果。开花期对温度特别敏感,当夜温低于15于℃或日温高于35℃时,都不利于花器的发育和正常开花。结果期适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16℃~20℃。果实着色适温为24℃~26℃,低于15℃或高于30℃都不利于茄红素的形成,影响果实正常着色。

2.光照

西红柿喜光,光饱和点为7万Lx,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3.5Lx,光补偿点为2000Lx。光照不足时易徒长,并易引起落花落果。但光照过强时易感染病毒病,或出现卷叶、果实灼伤等。

3.水分

适宜土壤相对湿度 ......     (共2931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药食同源的历史渊源

    人类饮食,一方面为满足自身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另一方面又以食疗文化引人瞩目,成为医药文化的源头之一。“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观点,是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具有丰富的文

    1492字 174
  • 食疗理论的形成过程

    中医经典《内经》为食疗提供了理论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这里讲的“味”就是食物。《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

    2602字 114
  • 食疗文化的全面发展

    孙思邈的贡献推动了孟诜《食疗本草》成书。据《新唐书·孙思邈传》,“思邈于阴阳、推步、医药无不善,孟诜、卢照邻等师事之”。可见孟诜曾为孙思邈的入室弟子。据嘉格本草说:“《食疗本草》,唐同州刺史孟诜撰。张鼎

    1170字 91
  • 中国古代营养学文献

    在食疗理论形成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饮膳正要》。该书著者忽思慧,元代任饮膳太医,主管宫廷饮食、药物补益,相当于《周礼》中的“食医”。他积十余年饮膳经验,集诸家本草、名医方术、谷肉蔬果等有关补益的内

    1444字 125
  • 蔬菜引种的史料记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民都十分重视蔬菜的栽培选育。据考证,我国蔬菜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六、七千年,关于这一论断,可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考古中发现的白菜(油菜)种子以及奴隶社会的殷代,甲骨文中已有“园圃

    2582字 125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