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中古诗歌用典美学

第二节 初唐宫廷诗的用典与律化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自南宋江西诗派开始至明清诗坛,师法唐诗的美学境界与诗歌技术,一直被主流诗人认为是继承中国诗歌遗产的正宗路径。唐代诗歌美学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李白、杜甫等大诗人艺术成就的取得,奠基于初唐诗人群体对六朝诗的总结与发展,初唐诗歌是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波。

初唐诗歌的审美经验主要累积与活跃于宫廷诗歌活动的几代诗人的探索与创造。宫廷之外,大诗人也不乏其人,比如王绩与王梵志。不过,王绩虽然在唐代因辞官隐居脱离于宫廷诗人的群体之外,但是他的诗歌技术与诗歌主题实际上仍然源于南朝诗歌,与诸位由隋入唐的初唐诗 ......     (共528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中古,作为一个中国历史断代的概念使用时,主要指我国魏晋六朝时期,学者在使用这一术语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弹性①,本书之中古指魏晋六朝隋唐时期。中古时代,文人五言诗的诞生与勃兴是重要的文学现象,诗人辈出、佳作云

    4286字 105
  • 一、研究对象

    本书以中古美学形式美学演进为研究对象,以用典视角为切入点。《古诗十九首》开创了我国文人五言诗传统,也是文人徒诗离乐的早期形式,因此是研究音义分离阶段文人诗形式美学的绝佳文本。左思《咏史》不仅对后世“咏史

    645字 132
  • 二、研究方法

    张先生曾提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我的理论进路是:以发明中国人的审美经验为旨趣,依托纯粹认识论,运用连续的个案研究和中西比较方法,从断片式微观研究渐进于历史线索的宏观展开。我以为,看似渐进发展的美学历史,

    1147字 99
  • 一、文论、美学研究

    用典领域。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篇是中国文论最早研究用典问题的论文,他将事类定义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①,事类偏重于引事性用典,援引古语近于引语性用典。在《丽辞》篇中,所论之“事对”即用事与对

    6791字 96
  • 二、文学作品研究

    首先,《古诗十九首》研究领域,《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写作年代的考证、辩疑及作品笺注、解说是20世纪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早期研究有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②、贺扬灵《古诗十九首研究》③等,后期有张清钟《古

    6318字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