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唐宫廷诗的分期
宫廷诗,从字面来看,主要指帝王的文学侍从及有文学才能的高官、贵族,在宫廷生活(主要是君臣游宴赏心与奉和应制)范围内写作的诗歌,不过当宫廷诗形成一种稳定体式、风格、结构以后,其衍生于宫廷以外的诗人与创作也属于宫廷诗的范围。唐初宫廷诗指唐朝初年的宫廷诗歌活动。明杨慎《升庵诗话》云: “唐贞观至景龙,诗人之作,尽是应制。命题既同,体制复一,其绮绘有余,而微乏韵度。”①此语对唐初宫廷诗的年代、体制与风格均有评论。贞观(627—649年)为唐太宗(599—649年)年号,景龙(707—710年)为唐中宗李显(656—710年)年号,至唐玄宗李隆基开元(713—741年)年间,宫廷诗的繁荣逐步消 ...... (共1049字) [阅读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