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象脚鼓舞的传说

关于象脚鼓及舞蹈的民间传说很多。据传很久以前,傣族地区年年洪水为患,人们不得安居乐业,后来才知,是一条蛟龙作孽。大家都恨死这条蛟龙了。有一个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为民除害。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杀死了蛟龙。在庆祝胜利的时候,人们为了表示对孽龙的憎恨,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剥下蛟龙皮,仿照象征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脚,做成了象脚鼓。从此,象脚鼓的咚咚声,响彻傣家村寨,表达出傣族人民的欢乐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兽中的大象和百鸟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每当象脚鼓敲响之时,男女老幼都欢快地跳起舞来。 还有一种说法:古时有一对夫妻 ......     (共380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背景介绍

    在中国西南边疆——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这块热土上镶嵌着一块璀璨的美玉,那就是陇川县。她地处德宏州西部,位于东经97°39′~98°17′,北纬24°08′~24°39′之间,东邻自治州首府芒市,

    1195字 111
  •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遮帕麻与遮米麻》的主要内容

    《遮帕麻与遮米麻》是阿昌族目前最完整、篇幅最长的创世史诗,在阿昌族民间影响十分深远。全诗长1 400余行,由创世、天公地母传人种、补天治水、妖魔乱世和降妖除魔等五部分组成。“活袍”在诵经(一)创 世太

    1883字 116
  •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遮帕麻与遮米麻》的传承与保护

    对民族文化遗产——阿昌族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进行挖掘整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云南民族学院,现在的云南民族大学阿昌族民间文学调查组成员兰克、杨智辉、杨叶生等人来到德宏,深入梁河、陇川等阿昌

    626字 101
  •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背景介绍

    景颇族是世居云南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等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其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古代景颇族先民劳动

    1242字 109
  • 德宏世居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目瑙斋瓦》的主要内容

    (一)概况简述在景颇语中,目瑙意为“跳舞”,斋瓦意为“创世史诗”,在景颇人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的、专门吟唱创世史诗的经师也称“斋瓦”。“目瑙斋瓦”的意思即是在目瑙纵歌节上诵唱的创世史诗。融神话、传说、诗

    2101字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