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5.1.2 烫发过程中二硫键破坏和转移的化学反应

分类:化妆品科学与技术1544字

在烫发过程中二硫键破坏和转移经历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与碱和还原剂的反应。

(1)二硫键与碱的反应 二硫键破坏一般都是在碱性介质中进行。Anehy and Kreuz[5]总结在碱性介质中二硫键断裂和破坏的机理(图5-5-3和图5-5-4)。

脱氢丙氨酸中间产物

图5-5-3 胱氨酸二硫键与碱作用,发生β-消除反应形成脱氢丙氨酸中间产物(第一阶段反应)

图5-5-4 脱氢丙氨酸的亲核加成作用(第二阶段可能发生的反应)

用碱处理羊毛时,水解产物中分离出羊毛硫氨酸,因此,有人提出双分子亲核取代历程来说明二硫键的破坏过程。反应还包括碱的OH-作用于二硫键β位置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导致脱氢丙氨酸中间产物的生成(图5- ......     (共1544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1.2.1 化妆品按剂型分类[13]

    在进行化妆品产品研究和发展工作时,喜欢选择实际的物理-化学分类体系,这种分类法描述基质的主要特性和结构。当然,现今还没有一个完美和综合性的分类体系。表1-1-1列出Junginger[13]提出的并略

    1965字 138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2.1.1 新产品概念形成

    如图1-2-1所示,开发过程以基础研究为起点。首先要“捕捉”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从基础和应用方面的文献(杂志论文、研究报告、相关专著)中获取皮肤科学和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发现未来

    350字 72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2.2.3 因特网和专利文献[4、5]

    因特网(internet)的发明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它最大的特点是即时性、交互性和丰富性。通过互联网查阅专利文献更是便捷有效地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手段。专利文献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技文献,它

    8225字 45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3.1.1 表皮和角质化过程

    表皮(Epidermis)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组织,其厚度因身体部位而不同,一般为0.035~0.15 mm,脸部的表皮较薄,掌跖表皮则较厚,为复层鳞状上皮,又称上皮层。成层作用是由于基底层细胞有丝分裂

    8823字 83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3.1.2 真皮

    真皮在表皮下面,基底膜(DEJ)将二层隔开。表皮是一层致密和具有弹性的组织,它对外界机械冲击有缓冲作用,并且有热调节作用,为表皮和皮肤附属器官提供养分、储存水分和电解质。真皮含有较少细胞,主要由结缔组

    4532字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