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青少年教育心理学

第十二章 青少年的性格培养

性格,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因素。对青少年而言,性格的好坏不但影响其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性格是个体对待客观事物的比较稳定的习惯化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人的性格一生都会发展变化,但有四个时期是发展变化明显的时期,或叫作性格发展变化的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一至五岁左右,是性格初步成型的 “性格雏形期”;第二个关键期在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是性格出现较大变化的 “性格变型期”,也是性格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第三个关键期在三十岁左右,是性格基本稳定的“性格定型期”; 第四个关键期在六十岁左右,是随着生理上更年期的到来而出现“性 ......     (共291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青少年教育心理学

    一、培养良好学习动机

    动机,是推动人的行为的内驱力。它的作用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样,汽车能跑多快,首先取决于发动机的好坏。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没有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就没有学习的积极

    2014字 33
  • 第一章 心理与青少年心理

    青少年心理,既有与其他人群心理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青少年心理,不能脱离研究一般人群的心理。

    50字 139
  • 第一节 心理概述

    心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严格地讲,“心理”应该是“脑理”;“心理活动”应该是大脑活动。人们之所以把大脑活动称为“心理活动”,是因为古人误以为“心”是思维的器官,“心,思之官也”。所谓心理,是客观

    250字 147
  • 一、心理的内涵

    心理的内涵是多重的。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看,人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三个过程。认知过程又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情感过程又包括情绪、情感、情操等过程;意志过程包

    456字 146
  • 二、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意义

    对青少年的成长、学业以及将来事业的发展,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都重要,二者缺一不可。但是,大量研究证明,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一个人,尽管很聪明、智力因素很好、智商很高,但是,如果缺乏正确的理想、信

    958字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