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西南少数民族口述传播史

口述传播的文化特征

一个完整的口述传播,包括传播的具体内容、文本以及传播的方式。内容就是“说什么”,方式就是“怎么说”,“文本”则是语言符号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词、句子和段落章节。

口述传播的任何一首歌、一个传说,乃至一段咒语、一句谚语等,它选择的词语,它突出的重点,它提供的信息都包含诸多文化因子。例如流传在黔东北及重庆南部的土家族洪水故事,讲述兄妹两人为躲避突如其来的洪水,藏在一个葫芦里面,当洪水退去后,哥哥向妹妹提出结婚要求,妹妹征求天意,兄妹俩分别把两块石磨从山上滚下来,结果两块石磨合拢了,兄妹俩又分别在两座山上燃起篝火,结果烟雾在天空拧在了一 ......     (共5597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总论:口述·口述传播·民族文化传承

    在人类没有文字的时代和地方,口述是传播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和方式。在口述盛行的时代和地方,口述传播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口述而广泛传播,传播因口述而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自从人类有了口述,就有智者把

    337字 91
  • 第一节 “口述传播”和“口述传播史”等概念的厘定

    尽管“传播”在学术界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传播”特指信息的流动,这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学术界把“传播”研究的范围确定在人类社会也是没有异议的。要研究“口述传播史”,最好先厘定“口述传播”的概念。在对

    178字 95
  • 与“口语传播”的比较

    “口语传播”的含义很好理解,就是以口头语言为媒介进行的人际交流,用英语可以表述为oralcommunication。其内容带有随意性,是纯粹个人的思想情感的自由表达或个人信息的陈述。它与“文字传播”相对

    1601字 98
  • 与“口述史”的比较

    口述传播不同于口述史(oralhistory)。口述史既不是指“口述”这种传播方式的历史,也不是指通过“口述”所反映的历史,它是一个有确定含义的学术概念,特指人类社会记录自己过去的方式,是与文字记录历史

    1783字 99
  • 第二节 口述传播与文化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2003年在巴黎签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口述(oral)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保护范围。口述传播既是口述的一部分,更是一种习俗。作为一种习俗,它就是文

    103字 89
单篇阅读全文
知识稻田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VIP会员
畅享全站1000万篇资源,全文阅读

半年卡:58.00元/180天

原价:158元
VIP开通详情
VIP资源中心  
常见问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6.97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阅读权限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