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中国文学史

第四節 司馬遷

分类:中国文学史4665字

司馬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於是父談爲太史公,而遷世其官,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會李陵兵敗降匈奴,而遷白其無罪,遂遭腐刑;既而爲中書令,尊寵任職。故人益州刺史任安乃與書,責以進賢之義。而遷自以著書未成,故忍辱被刑而不死,乃發憤報書,其辭曰: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爲務,意氣勤勤懇懇;若望僕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僕非敢如此也。僕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顧自以爲身殘處 ......     (共4665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文學

    治文學史,不可不知何謂文學;而欲知何謂文學,不可不先知何謂文。請先述文之涵義。文之涵義有三:(甲)複雜,非單調之謂複雜。《易·繫辭傳》曰:“物相雜,故曰文。”《説文·文部》:“文錯畫,象交文。”是也。(

    2186字 95
  • 第二章 文學史

    文學之義既明,請論史之爲物。《説文·史部》:“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正也。”然則史之云者,又《説文》:“又,手也。”持中以記事也。中者,不偏之謂。夫史以傳信。所貴於史者,貴能爲忠實之記載,而非貴其有豐

    572字 100
  • 第三章 中國文學史

    中國無文學史之目。而“文史”之名,始著於唐吴兢《西齋書目》,宋歐陽修《唐書·藝文志》因之;凡《文心雕龍》、《詩品》之屬,皆入焉。後世史家乃以詩話文評,别於總集後出一文史類。《中興書目》曰:“文史者,所以

    3322字 109
  • 第一節 文章原始

    積字成句,積句成文。欲溯文章之緣起,先窮造字之源流。上古之時,有語言而無文字。凡字義皆起於右旁之聲,任舉一字,聞其聲,即知其義。凡同聲之字,但舉右旁之聲,不必舉左旁之跡,皆可通用。且字義既起於聲,並有不

    806字 92
  • 第二節 六經

    欲觀二帝唐、虞三王夏、商、周之文,六經其燦然者已。獨樂微眇,以音律爲節,又爲鄭、衛所亂,故無遺法。其可考論者,大抵《易》《書》二經,媲於《詩》而飾以文者也。《禮》及《春秋》,託於史而略近語者也。試陳其略

    4105字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