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三、螺旋

明朝以前,古中国文献中有关螺旋之发明与应用的记载,几乎付之阙如①②。

1.《抱朴子·内篇》③

用枣心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上升四十里……

这是利用螺旋原理于一种名为飞车的飞行器的叙述,近人王振铎曾加以考证复制,如图3.3所示④。

图3.3 飞车的复原

2.《三才图会·器用》

图3.4所示为“鸟铳”图解的一部分,乃是螺旋原理于武器的一种应用。

图3.4 《三才图会》 中的螺旋

古籍上有关螺旋之发明与应用的明确叙述,出现在明朝茅元仪的《武备志》、王征所译的《远西奇器图说》,以及方以智的《物理小识》;然而,这些都是在1582年利玛窦(Matteo Ricci)来中国以后,无疑已受到西洋科 ......     (共554字)    [阅读本文]>>

推荐内容

  • 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二、史料分类

    以复原的观点言之,根据史料,古中国机械可分为有凭有据、无凭有据、有凭无据三类①②。史料包括古籍文献、历史文物、考古资料及现存实物。古籍文献是指正史、别史、杂史及野史等古籍的文字与图形;历史文物包括建筑

    1534字 151
  • 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二、复原分析

    复原设计包括复原分析与复原综合。对于有凭有据与无凭有据的古机械复原设计而言,主要在分析;对于有凭无据的古机械复原设计而言,主要在综合。复原分析的目的主要是针对有据的真品,以现代工程技术的方法,来进行研

    852字 107
  • 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三、复原综合

    复原综合的目的,是重新产生合乎所制定之设计规格的古机械,而这些设计规格是依据文献记载与古代科技和工艺水平所建立的。从古至今,一直有专家学者投入到复原综合的工作中,主要成果是基于对历史资料与传世工艺品的

    901字 116
  • 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第一节 定义

    机构由机件与运动副(接头)依特定的方式组合而成,这些机件的形成与连接,使得机构可以借机件的移动来传递拘束运动。四连杆组是机构的典型例子,有许多传递运动的应用,如图2.1(a)所示为一种导引汽车引擎盖的

    806字 98
  • 失传机械的复原设计

    第三节 运动副/接头

    为使机件有所作用,机件与机件之间必须以拘束的方式加以连接。一机件与另一机件接触的部分,称为元素。将两个分属于两个不同机件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则形成运动副,或简称为接头。运动副或接头可根据其自由度、运动方

    1418字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