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科普 > 白灵菇标准化生产

(一)白灵菇的形态结构

分类:白灵菇标准化生产1066字

白灵菇与大多数食用菌一样,都是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的。菌丝体是白灵菇的营养器官,相当于植物的根、茎、叶,具有分解、吸收和贮藏营养以及繁殖功能。子实体是白灵菇的繁殖器官,当菌丝在培养基中充分蔓延并达到生理成熟后,在培养料表面形成原基,原基逐渐发育成为成熟的子实体。

1.菌丝体 根据白灵菇菌丝细胞中细胞核数目的多少,可以将菌丝分为单核菌丝(出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双核菌丝),由于只有双核菌丝才具有结实能力,所以,在白灵菇菌种生产和栽培中应用的菌丝都是双核菌丝。

根据菌丝在培养基中生长的位置可以将菌丝分为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生长在培养基中的 ......     (共1066字)    [阅读本文]>>

其他相关分类

推荐内容

  • 第一章 白灵菇概述

    白灵菇是白灵侧耳的商品名称,又名白阿魏侧耳、白阿魏蘑、白阿魏菇、刺芹侧耳白色变种、阿魏侧耳托里变种、天山神菇等,因其颜色洁白,形似灵芝,常发生在伞形花科植物阿魏的根上而得名。又因其风味独特,口感爽嫩,味

    334字 115
  • 一、白灵菇开发利用简介

    白灵菇被誉为侧耳属中最具开发潜力的食用菌品种。白灵菇人工开发主要经历了资源调查、驯化栽培和商业化栽培等三个阶段。

    56字 103
  • (一)资源调查阶段

    在国外,白灵菇原属于伞菌科、伞菌属;根据其分类特征,后将其划归侧耳科、侧耳属。而在国内,对其命名则经历了许多波折,对白灵菇的认识首先是从阿魏侧耳开始的。最初在我国新疆北部荒漠区分布有伞形科植物阿魏,当地

    436字 105
  • (二)驯化栽培阶段

    1983年,曹玉清等对分离到的三个阿魏侧耳菌株进行驯化栽培工作,经过瓶栽试验,对其形态特征、分类地位、氨基酸含量、生活条件(包括营养、pH值、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菌丝培养特征、子实体特征等进行了研

    1888字 105
  • (三)商业化栽培阶段

    白灵菇的商业栽培起始于新疆,1983年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驯化栽培之后,1986年,新疆木垒县食用菌开发中心赵炳等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栽培。1994~1995年福建三明真菌研究所曹春荣、黄书文、

    1464字 119